图文带你入坑业余无线电(包含操作证考取及设台指南)

本文目录

  • 关于业余无线电
  • 关于操作证
  • 关于电台执照
  • 开始你的第一次通联

​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,除了那蔚蓝色的蓝天和那片雪白的云朵,在天空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在不停流动着,那就是无线电。

​ 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它们,但这些无形的电磁波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周围穿梭,传递着各种信息。无论是手机通话、电视广播,还是卫星通信、雷达定位,都离不开无线电的应用。

关于业余无线电

有关业余无线电的视频介绍,这里我推荐一下B4/BH9EMQ 老师们制作的视频《一个仅占全国人口0.01%的群体究竟有多神秘——业余无线电》

还有BA1RB的TEDx演讲

《中国的业余无线电台|范斌 TEDxKeystoneAcademyBJ》

以上视频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业余无线电的历史和发展,以及其在通讯、科研和制作等方面的广泛应用。

​ 虽然业余无线电在咱们中国仍然是一个小众的爱好,但在国外已经拥有庞大的爱好者群体,不过,随着最近几年来互联网不断发展,无线电也逐渐开始走进人们生活中,典型的无线电通联有以下几种

  • 本地通联

​ 使用手台或者车载电台进行通联,一般来说用VHF(甚高频)和UHF(超高频)进行通联,也就是人们口中的U段V段,这种通联方法在短距离内占有较大的优势,人们只需配置好频率和亚音即可进行通联。

  • 远程通联

​ 使用短波无线电台进行通联,一般来说用HF(高频),这种通联理论上是无限距离的,可以跨国通联,非常有挑战性,甚至还有不少的比赛可以通过通联的方式去申请证书。

  • 互联网通联

​ 这种的话使用互联网进行通联,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滔滔链路或者一些别的手段,你可以把你的GPS信息打包成APRS共享您的位置

也可以使用一些WebSDR来收听信息

  • 数字通联

​ 将电台与计算机连接起来,通过专门的软件,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。数字通联既利用传统的无线电技术,又利用当代的计算机技术,极大丰富了业余无线电的内涵。例如,以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,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,看不到对方的影像,而现在利用慢扫描电视,可以传输低分辨率图像,增加了通联的乐趣。在中国,最常见的数字通联方式有三种,即RTTY、SSTV、JT65、FT8,均需要专门软件的支持,不过这些软件都是免费的。

​ 例如其中的慢扫描电视,笔者曾经通过ISS(国际空间站)上的下行信号145.800,成功接收到了来自国际空间站的SSTV(慢扫描电视)信号

​ 这种信号一般可以将图片(里边隐藏信息)转换成音频信号,然后通过音频来传输数据信息,常见的转换工具有MMSSTV等

  • 卫星通联

​ 与宇宙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通联,或者以卫星为中继器,进行国际、洲际的远程通联

​ 在美国****、俄国的空间站上,都安装了业余无线电设备,有些宇航员本身就是有电台执照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,他们会在工作闲暇时间,与地球上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,也希望将来咱们中国的空间站也有一个无线中继来供我们使用。

​ 关于航天通联,就拿最近一个挺火的通联例子,国内的HAM BH7FFR师傅就在今年的9月18号凌晨2点成功通联上了国际空间站的女宇航员Jasmin Moghbeli,他也在第一时间内向我们分享了这段喜悦,详情可以查看他的视频《【业余无线电】第一次成功通联NA1SS (op:国际空间站的女宇航员)凌晨2点,普通对讲机对话女宇航员,体验“真卫星电话”!》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M34y1N7MY

​ 另外,卫星可以看作是安装在外层空间的中继器,一个地点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将无线电信号传送给卫星,由卫星转发给另外一个地点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,进行国际、洲际的通联。


​ 说了这么多,很多人可能以为既然有微信/QQ这类聊天工具了,为什么还要存在无线电通联这个东西?

​ 但早在互联网还没诞生之前,人们总是用无线电或写信等方式进行通信和交流,即使真有一天全球的海底电缆都断了,无线电也能在通信上为我们保驾护航,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之一。

​ 在一些关键场所和应急救援任务,人们都会使用无线电来进行通联,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,在当时互联网全断网的情况下,一群无线电爱好者在灾情发生后的40个小时内三次展开救援行动,通过有序上下中继来进行消息通联,支援了不少人员,详情可以查看视频《5.12汶川地震13周年,感谢参与到抗震救灾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》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mV411E7JH

​ 总而言之,无线电不管在业余或者专业层面上,都对社会有一定的帮助,通过学习无线电知识,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技术和能力,挖掘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礼物

​ 那么写到这边,想必你对无线电有了一定的认知,在入坑之前,我们不仅要了解法律法规,还要学习一些无线电相关技术,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《业余无线电通信第五版》

还有一些无线电相关网站和应用

中国无线电管理官方网站

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分会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》

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术能力验证及信息管理系统

业余无线电考试|业余电台操作证书模拟考试 (cqid.cn)

HamCQ(原HamZone)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社区

​ 学习无线电知识个人认为只要蓝宝书(绿宝书)啃一遍,然后搭配下面这个「HAM模拟考试」微信小程序刷题就可以了

如果对考试还不放心的话,可以到网上搜一些快速复习资料

中国 A 类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快速复习指北

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电台 A 类操作证书笔记

关于操作证

​ 无线电操作证在我国分为A、B、C三类,其中A类365道题,考试共30题,答对25题(含)以上为合格B类689道题,考试共50题,答对40题(含)以上为合格C类1066道题,考试共80题,答对60题(含)以上为合格,这三种类型差别就是发射功率,如果你想要使用大功率的电台(超过1000W)的,那么你得考取C类操作证,另外就是频率不同了,A类只能收发V段和U段,如果想要在短波海洋里游泳,那么需要考取B类操作证。

​ 业余无线电台操作技术能力的验证考核通过闭卷考试等形式进行。验证合格证明为《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电台操作证书》,由中国无线电协会统一印制和编号,希望大家能合法通联,做到持证上岗。

​ 在通联前,如果你已经掌握了无线电的相关技术,包括但不限于

  • 无线电相关法律法规
  • 无线电通信程序与方法
  • 无线电系统原理
  • 业余无线电台安全防护技术
  • 电磁兼容技术与射频干扰的预防和消除

​ 那么你可以开始试着向当地无线电管理局(下文称:无管局)提出考试申请,以前(19年末)在笔者的省份(福建省XX市)是以邮件形式进行约考,得先向无管局发送一封邮件说明你要报考哪类操作证

但现在似乎可以通过小程序或网站进行报考了

​ 详情还是得关注一下当地的社群或协会公众号,如果实在不知道在哪里考的,可以拨打114查询当地无管局的电话号码。

​ 如果约考成功,会打电话或发短信和邮件告诉你时间和考试地址,然后你就准备一下自己的身份证和大脑奔向考场吧!

​ 考完试后当场出成绩,如果一切顺利可以在智谱APP上查询到操作证状态,当状态变为待领取后,即可联系无管局进行操作证领取,之后就可以合法操作了,如果你想要与大家通联,那得给你的小手台办一张“电台执照”,也就是无线电设台

关于电台执照

​ 个人建议在领完操作证后,如果已经买了手台(带核准证)直接当场跟无管局说明你要设台即可,然后无管局会给你发几份表让你填写,别像笔者19年考的证,23年才去申请电台执照

在申请前得先准备以下几份表格

国无管表17—业余无线电台设置(变更)申请表

国无管表19—业余无线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

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

然后邮寄至您当地的无管局即可

如果一切顺利,无管局会给您的手台颁发电台执照

之后,您就拥有了一个手台呼号

执照一般是3年更换一次,如果3年过期了没有及时更换,会被注销掉呼号

开始你的第一次通联

​ 现在,你已经拥有了“身份证”和“驾驶证”,可以开始通联了,在开始前,可以先看看你的手台或电台的说明书,了解下相关参数(方便后续配置),然后到一些频率查询网站

例:http://weixin.cqcqcq.cn

​ 查询附近的频率,然后配置一下频率和亚音还有上下行频差即可进行通联,如果对这方面不懂的,可以到B站搜索成都M哥科技小汪或一些火腿(HAM)UP主的视频进行观看。

​ 如果你想通过卫星进行通联,可以访问下面几个网站了解卫星频率和状态信息

​ 搭配以下几个软件

Look4sat(安卓/IOS,看卫星的)、gpredict(PC,看卫星的)、Orbitron(PC,看卫星的),SDRSharp(PC,听卫星的),xwxtoimg(PC,看卫星云图的)

​ 然后准备一根合格的八木天线即可开始您的卫星之旅,无线电是一个非常大的坑,除了通联外,还有不少技术等待着我们去挖掘,圈内老师傅们已经开始着手自制天线和发信设备,通过一系列的锻炼,可以让我们开拓自己的眼界,走向更高的境界。

​ 此外,也可以加入当地的业余无线电俱乐部或者在线社区,与其他爱好者交流经验和技术,互相学习。在这个过程中,您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,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共同享受无线电的乐趣。

​ 最后,期待我们在天空中相见,73!

参考文献

编辑:BG5VGN

图文带你入坑业余无线电(包含操作证考取及设台指南)

https://iloli.moe/2023/11/24/图文带你入坑业余无线电(包含操作证考取及设台指南)/

Author

IceCliffs

Posted on

2023-11-24

Updated on

2025-01-05

Licensed under

Comments